欧陆风云4卫戍国不出兵(欧陆风云4卫戍国占外交关系吗)

欧陆注册 59 4

  

  萧山令,字铁农,清朝末年(1892年6月11日)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,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。南京保卫战时,一身兼任六职——全国宪兵副司令、首都警察厅长、南京市长、代理南京警备司令、防空司令、渡江总指挥。1937年12月13日,南京城破之后自杀殉国,后被追授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,成为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中国最高将领。

  1937年11月,日军攻陷上海之后,随即就兵分三路,剑指南京,民国首都危在旦夕。

  11月中旬,中国军队为屏蔽南京所修筑的国防第一线(福山——苏州——嘉兴)、第二线(江阴——无锡——宜兴——吴兴)被日军突破,首都南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战争前线。

  中国军队为保卫南京,临急再组两道防线:以陆军野战部队分扼外围各据点、以宪兵和教导总队据守腹廓要冲。

  很快,蒋介石连开3次高级军事会议,研究南京战、守问题。何应钦、白崇禧等高级将领认为南京非决战之地,且兵力不足,难以守卫。惟有唐生智大声疾呼:“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,值此大敌当前,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,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。本人主张死守南京,和敌人拼到底。”

  蒋介石决定坚守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他在日记中写道:“南京孤城不能守,然不能不守,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。”

  临走前,蒋介石还对紫金山阵地进行视察,认为“可固守两个月”。

  蒋介石迁都重庆之后,宪兵司令谷正伦也以就医为名离开了南京。萧山令临危受命,被任命为宪兵副司令,同时兼任南京警备司令、防空司令等职,成为国民党南京宪兵头号人物。

  随后,萧山令指挥驻守南京的宪兵共约6400余人,协助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加强南京的防守。

  萧山令以宪兵第二团、教育团、练习团为基干,组织数万民工,赶筑雨花台一代野战工事;又令宪兵第十团和重机关枪营加紧巡警城防勤务,防止日本间谍活动。

欧陆风云4卫戍国不出兵(欧陆风云4卫戍国占外交关系吗)-第1张图片-欧陆平台

  雨花台的工事在萧山令督防下按期完成,甚得当时南京报纸的好评。

  1937年11月20日,南京卫戍长官司令部成立,唐生智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。宪兵司令谷正伦退往重庆,宪兵副司令萧山令留守南京,指挥宪兵第2团、第5团、第10团等部。

  1937年11月26日,战火迫近南京,城郊部队进入临战状态。萧山令又奉命兼任南京市长和警察厅长,他下令南京所有宪兵一律做好战斗准备。

  具体布置为:以宪兵第二团、教导团以及第五团和重机关枪营各一部守清凉山和水西门、汉中门、清凉门、丁淮门一线;以宪兵第十团、练习团和重机关枪营一部守明故宫,飞机场至三十四标一带;将雨花台一带工事交八十八师接守。

  1937年12月4日,南京外围阵地中日两军相接,南京保卫战打响了。

  唐生智下令,宪兵主力位于清凉门附近,担任定淮门、汉中门和清凉门的防守,并担负收容落伍士兵的任务。

  1937年12月8日,蒋介石连续三次紧急电令,召唐生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,在萧山令的几次催促下,唐生智登上飞机赴重庆,国家宪兵司令一职交萧山令全权代理。

  当天,萧山令的同乡陈辑川来到指挥部,帮萧山令分析眼下局势。他指出,此时“守军装备落后,援军无望,守城部队临时拼凑,难以指挥,将士虽英勇,但牺牲惨重……”

  言外之意,就是劝萧山令“度势应变,以策安全”。

  然而,萧山令沉思良久之后,毅然答道;“授命拱卫首都,防守无方,无以对党国,杀敌不力,无以对金陵老小,贪生怕死,俯首称奴,何脸见江东父老,我走,南京的老百姓怎么办”?

  1937年12月9日,陈辑川再次找到新街口的临时指挥所,劝其早作退计,萧山令凛然答道;“现形势已乱,各自只顾逃命,满城游勇散兵,不听指挥,军心民心无法稳定,守土为国是军人的职责,我应尽忠报国,笑卧沙场,死守南京,我意早决!”

  其视死如归之浩然气,令陈为之震慑。

  1937年12月9日上午7时,日军数百名在坦克配合下进占光华门外防空学校,并向通济门发起进攻。萧山令派守备清凉山的宪兵一营增援教导总队,与日军战斗数时,将其击退。同时,守备明故宫的宪兵也与由中山门进犯的日军发生激战,因敌我众寡悬殊,萧山令令其退守逸仙桥至竺桥之线。

  1937年12月10日,萧山令督率宪兵继续与日军激战。由清凉山派往上新河棉花堤的宪兵同日军骑兵、便衣队等相战甚久,保住了阵地。但防守逸仙桥等处的宪兵、以力不能支再次退往古林寺、五台山一带。

  1937年12月11日拂晓,日军步、骑、炮联合进攻棉花堤宪兵阵地,来势凶猛。宪兵们前仆后继,坚守阵地。日军改攻江东门,从侧面压迫宪兵。萧山令下令宪兵撤出棉花堤阵地。宪兵的其他阵地也遍遭日军飞机轰炸、死伤甚众。

欧陆风云4卫戍国不出兵(欧陆风云4卫戍国占外交关系吗)-第2张图片-欧陆平台

  1937年12日拂晓,数路日军同时猛攻南京城。上午8时许,日军炮轰水西门、清凉山一带宪兵阵地,宪兵伤亡惨重,但仍然坚守不退。11时,萧山令命令宪兵增筑南京城内街垒工事,准备巷战,并激励宪兵与南京共存亡。

  1937年12月12日下午4时,日本地面部队在空军配合下突破南京城南门,纷纷拥入城内。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决定放弃南京,命令萧山令为渡江总指挥,各军团按指定地点突围。

  萧山令当即派宪兵教导团占领龙蟠里、五台山一带阵地,掩护宪兵主力撤退。

  突围命令下达后,除83军,66军按军令绕栖霞山突围外,其余74军、72军、71军、87师、88师全部夺路涌向下关,数十万军民争相抢渡,乱成一团。江边船只极少,大量的撤退部队壅挤一地,争先抢渡,自相践踏和火拼。

  而萧山令镇定如铁铸,果断的命令宪兵队长罗友胜带大部宪兵到蛇山、龙蟠山阻击日军,自己则率部拆屋扎筏,掩护军民渡江。

  在整个夜晚里,萧山令数次被部下推到筏上,但他几次都挣脱上岸指挥掩护扎筏抢渡,直到12月13日晨,下关仍有三分之二的军民无法渡江。

  很快,日军水路、陆路夹击而来,萧山令指挥数百名未渡宪兵,辗转冲杀。

  1937年12月13日,在带领将士与日军激战5小时后,萧山令将军终因敌我悬殊,背水无援,面对数千牺牲将士,举枪殉国,血染金陵,以自己的义举,实现了“誓与南京共存亡”的诺言,时年45岁。

标签: 欧陆风云4卫戍国不出兵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